top of page

「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網站」上線啦!


一、光電放對地方,能源轉型才能走

  台灣開始推動能源轉型後,這幾年積極推動再生能源,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越來越快速,漸漸地在各地開始傳出太陽光電的爭議案件,尤其在大規模的地面型開發案更是如此。我們認為無論是大案場還是小案場,在設置再生能源之前都應該做好前期的社會溝通。大面積的地面型光電案,更應該優先透過各種社會溝通、生態識別、總體規劃等方式,才有機會真正建構互利共生的能源民主化社會,將台灣過去能源被壟斷的情況回歸公民社會。


  面對再生能源陸續浮現出的爭議,各環保組織皆強調再生能源應放在對的地方,因此催生了「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簡稱:環社檢核),希望增加前期溝通,減少在地爭議與衝突。2020年7月,太陽光電與農地的爭議讓農委會加強管制,隨後農委會確立優先發展「漁電共生」。並在11月的修法中,首次將環社檢核機制納入法條中。而對於地方社會跟環保團體而言,藉由先行機制排除環境生態敏感區並在前期做好社會溝通,能提早凝聚社會共識,並清楚辨識每個地區所須面對不同的議題。


二、業者更該支持,生意才會長久

  對於光電業者而言,更應該積極參與環社檢核機制。光電業者不應將環社檢核視為一個多出來的小環評,並試圖用應付了事的方法過關,若仍舊存有這樣的心態,將難以讓環社檢核真的發揮作用。


  環社檢核應該是一套指引的制度,讓光電業者提早了解每個投資案場的潛在風險,避免初期在不對的地方投入過多的資源,幫助減少後續的爭議處理成本。並透過環社檢核提前與地方居民及公民團體建立信賴關係,在溝通過程中更釐清該地區面對的問題與爭議,並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過去這兩年的經驗已經明確顯示,在未做好前期溝通時強推案場,案場只會越來越難做。有時業者針對已經投入案場的持續努力,若沒有一定的社會共識,反倒容易被認為是一種強硬。


  企業應將環社檢核視為「一套指引」而非「通行證」,不該只期盼用最簡單的方式拿到這個通行證,而是透過這套指引了解哪些地方不適合做,如果遇到議題時,又該如何有效解決爭議。


三、環社檢核網站上線,落實民眾參與比跑流程更重要

  日前,由經濟部能源局所推出的「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網站」已經正式上線了,以開放政府資料的角度,讓公民大眾能夠可以看到不同開發案場的審議進度。對業者而言,也可以清楚地了解環社檢核的實際流程,並在網站中也能查詢先行區的地號範圍。


  環社檢核或許不能從此立即解決所有太陽光電的爭議,但至少為太陽光電提供一個提前盤點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讓全民參與的平台。環社檢核不能僅停留在一套圖資跟一套行政流程而已,而是應該透過這套指引落實民眾參與,才能真的解決目前太陽光電所遇到的困境。這樣的做法,也才符合能源民主的概念中,注重能源的產生是由公民共同參與、推動並分享利潤的精神。



「漁電共生環社檢核」網站網址:http://www.sfea.org.tw/




50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