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TRENA

EP.21 台灣風訓中心獲大獎 | 德國地熱法規最新發展 | 陳秉亨介紹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

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秘書長 高茹萍

共同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副理事長 張雅惇(YD)

本集來賓:

台灣風能訓練股份有限公司  營運經理   李登貴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TGA)  常務理事  王守誠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前副理事長  陳秉亨


clubhouse網址:https://pse.is/69k8xu

podcast網址:https://pse.is/3b5vgj


一、來賓分享 - 台灣風訓中心 李登貴營運經理

 

李經理分享,2018年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廠”Formosa 1”,使用的是西門子的風機,由台灣技師在現場安裝、運維、工作檢查,但是技師們被要求必須具備”Global Wind Organization”(GWO)的證照,因此技師們需要前往最近的泰國芭達亞,或直接前往歐洲取得相關證照,才能出海執行任務。


GWO的訓練課程有一半時間都在實體操作,為期六天的課程使得技師們難以到充分休息,所以「就近培訓」成為了考量重點。後來政府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便請港務公司、台電、中鋼、台船共同成立GWO訓練中心,這是風能訓練公司成立的原因;除了這四家公司之外,他們也找了台英風電,台英風電源自於英國,是一家離岸風電的運轉維護公司,擅長快速成立訓練中心及取得GWO證照,為當地人員提供相關訓練。


李經理談到股東之一的SRE(現在的峰瑞),希望藉此一起成立訓練中心,將台灣的人才在地化,去年大概培訓1,300名的技師,八成都是台灣國內的技師。李經理覺得欣慰的是,2019年正式開辦訓練的那一批學員,有的進入風機製造商或開發商工作。


李經理本身是社會科學的背景,在完成替代役後,以約聘人員身份進入考試院下轄的國教官學院工作,為公務人員、新進及升等做訓練。當時,因為需要準備公務員考試,李經理決定轉職進入國際海洋公司,這家公司專注於海洋測量領域,所以無論是船員還是技師,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現場工作,而不是辦公室。他在執行標案的過程中,經常需要處理與安全相關的文件,例如風險評估、安全文件、緊急應變流程以及設備檢查等。某次,他親自前往現場,才意識到風電工程中的工作場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遠超過他當初的想像,這段經歷讓他深刻理解風電工程中的風險管控和安全需求的重要性。隨著國際海洋公司在台灣成立了台英訓練中心,李經理也因此成為了該中心的營運經理,正式踏入風電領域。


李經理補充道,在技師培訓的1000多名學員中,並沒有風電相關的背景,有船員,消防員,空勤人員等,在空勤人員的訓練中,也包含了急救和安全意識。這顯示出風電產業領域的廣泛性。根據國際的研究報告,風電產業的培訓模式注重「師徒制」(mantorship),即使沒有專業背景,也可以通過逐步指導向上發展。


李經理強調,這個領域主要挑戰之一是語言,因為小組組長有可能是外國人,因此需要具備多元文化的理解與適應。另外,由於風電作業通常需要出海,體能成為另一個重要的挑戰,例如暈船或怕高會是一大障礙,但李經理也指出,風電行業的包容性很大,仍然有許多不需要出海的工作,像他自己就不常出海,依然能夠在這個產業中工作發展。


李經理再次強調,所有需出海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GWO的Basic Safety Training(BST)證照,該訓練包括高空作業、急救和火場處置,重點是在安全,因此入門門檻並不高,關鍵在於體能(physical)是否能夠適應高強度的作業環境。每年都會有三到五名學員在進行救生艇訓練、爬梯練習後往往會感到不適,這是這個行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李經理分享,風訓中心得獎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站得比別人更高。台灣離岸風電發展相對亞洲其國家,進展的速度非常快,現在已經有300支風機在海外設置。從2020年一路到去年,台灣是亞洲前三名的發證機構,引發了日本、韓國在推動離案風電的過程中,希望能夠了解台灣是如何從零開始慢慢成熟,因為如此,就會打開國際的視野,讓越來越多人知道台灣品牌跟內涵。


李經理回應,關於開展國外業務的部分,當初成立的初衷是要做人才培訓,在2021年,越南海上專遊的訓練中心想要有GWO的證照,風訓中心協助他們做教師評選,這是風訓中心第一張海外訂單。2022年到今年,風訓中心每一年都有日本或韓國的專案。由此可知,整個亞洲市場可以視為一個整體,風訓中心勢必要走向國際,也期待透過風訓中心的經驗,協助其他興新市場更快速的做好當地的人才培訓,進而創造雙贏。


李經理談到風訓中心獲獎的過程蠻有趣的,從10月8號到10號三天的研討會,卻遇上了颶風Milton,影響到活動的安排,GWO主辦方決定將活動時間縮短至兩天,並提前一天頒發獎項。主辦方突然宣布風訓中心是「今年亞洲最佳團隊」,大家聽到這消息後既驚訝又開心,雖然過程有些意外,風訓中心感到非常自豪,因為這不僅是對團隊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努力推動的認可。希望能夠將經驗分享到國外市場,讓他們也能夠越來越好,大家都是地球的一份子,希望彼此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二、來賓分享 -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TGA)常務理事王守誠博士


王博士説明,在德國聯邦內閣批准了幾項立法修改,消除地熱發電相關的障礙,經濟及環境保護部特別重視地熱領域。德國從2006年開始發展地熱,2008年有了第一座地熱電廠,每年穩定的發展。德國的法規是很嚴謹的,但是法規多如牛毛,所以效率不彰。德國有很好的FIT費率,德國地熱FIT費率大概是台灣的2.5倍,然而,台灣除了效率不彰的問題之外,FIT費率也沒有德國高。


德國最近有一個針對「官僚主義」,減少官僚主義法案。對地熱的影響是,400公尺的範圍內,設定不屬於礦業法的範圍,像熱泵、地溫、儲熱等淺層地熱就不需要受到礦業法的審查,以致於降低審查門檻,這等於將採礦跟淺層地熱脫鉤。他們除了減少官僚主義法案之外,就是促進地熱,包括地熱發電、地熱供暖,還有儲熱幾個技術做加速審查,而且只有30天的時間,如果30天內不表示意見,法案就通過。


另外,他們對於建築法的法規,將使用地熱的優先權拉高,很容易受到批准。所以要修水資源法、建築法,而地熱、熱泵跟儲熱系統是最重要的公共利益系統,所以要更加重視這方面的決策。最主要的原因是減少依賴化石能源,更快達到脫碳的條件,決心不使用核能。在台灣地熱之所以無法成事,是因為政府沒有既定的法規。去年經濟部修再生能源條例,現行的法規要求「定向井」經過的地方要事先取得土地同意書。定向井技術在土地往定向做兩三公里延伸範圍,跟開發地上的都市計畫不一樣,它涉及事先跟地主協商,此時通常就會發生價格的爭議。也曾經跟經濟部相關單位協調,結果法務單位堅持要照他們的方式,問題是法務單位沒有科學概念、不懂技術、不懂程序,抑或沒有實際經驗,訂出來的法規難以執行,所以未來希望能夠從立法院爭取委員的支持,提出民間的版本。


王博士近期參加了台灣跟加拿大合辦的地熱論壇,focus的是非常先進的技術。現在國際的地熱供暖,管子在地底下只做熱交換,沒有物質交換,所以鑽井鑽到四五公里深,然後有個定向,管子甚至是螺旋的到地底下。這種技術對石油開發國家是沒有問題的,也是最容易取得穩定熱源的技術,並且對環境是最友善的。這家加拿大公司第一次來台灣,加拿大也開始要用他們技術做一個公民地熱電廠,政府基金有40%的投資。


TRENA回應:

有一句話印象很深刻,德國經濟事務氣候部長Robert Habeck說,地熱的潛力來自深層,地熱在德國幾十年來一直被忽視,現在終於讓地熱走出陰影。台灣十幾年來也一直在陰影當中,希望能跟著德國的步伐走出地熱的陰影。



三、一週綠能新聞

 

陳前副理事長分享,兩年一次的【世界海洋哺乳動物雙年會(World Marine Mammal Conference)】研討會,規模通常是兩三千人以上,今年澳洲年會大概有1,400位學者參與。這次有兩個議題跟風機有關,一個是釐清離岸風機對海洋哺乳類的影響。另一個議題,也是今年的主場,漁業對海洋哺乳類動物的問題。所以如果離岸風機的業主可以跟促進海洋保育的方案一起結合,做一些改變,應該要很努力去推動。


關於促協金的概念,依據電業法,不管是什麼形式的電廠,只要經濟部發電業許可,都需要繳一筆促進地方基礎建設發展的回饋金,所以規定地方政府有多少比例的經費可以提專案計畫,協助地方發展。如果要做好漁業的復育工作,應該要做基礎調查,台灣很多漁業生態是沒有基礎調查的,之前曾經提議漁業署應成立西海岸永續漁業平台,期待對促協金的運用提供指引,避免經費浪費在無效的地方。

 

另一個部分是科學研究在將被動聲學概念應用於漁網設計中,觀察海豚與漁網的互動,目的是透過此種方式有助於保護海洋生態系統。例如英國用空氣鎗模擬打樁(pile driving)對鯨豚影響的研究,對鯨豚等海洋哺乳動物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由於鯨豚的聽覺系統極其敏感,打樁的噪音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


另外,船舶管理對露脊鯨Eschrichtius robustus)影響的研究,主要涉及船舶在海上活動,對這些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會帶來的威脅。隨著離岸風機的設置,船舶透過有效的監測系統等方法,保護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需要更加嚴格的管理措施。


回到台灣的白海豚(俗稱福爾摩沙海豚或白鯨)保護與復育工作。白海豚是受到保護的海洋哺乳動物,過去數十年來其數量大幅下降,這顯示物種復育和保護仍面臨諸多挑戰。如果能將離岸風力發電與海洋資源保育結合,進行基礎研究,亦可在國際研討會上展示台灣在此方面的努力。


陳前副理事長再次強調,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物種,如果仍以過去數量繁多的標準來衡量,這樣的觀點是非常危險的。繼續如此作法,台灣在國際研討會上會被視為「未能有效保護瀕危物種」的歷史定位案例,這樣的定位對我們的國際形象將產生不利影響。

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