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秘書長 高茹萍
共同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副理事長 張雅惇(YD)
本集來賓: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 委員 - 何宗勳 aka NGO國際巨星
一、本週新聞話題
海龍風場的陸上變電站工安事故:安全至上
昨天上午海龍風場的陸上變電站,負責興建工程的東元電機,正在進行滅火設備安裝,過程中消防用鋼瓶存放的二氧化碳突然外洩,現場一共17人送往附近醫院急救,原本有三位命危的夥伴,也已救回。
職安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到場災害檢查,發現現場共有262只鋼瓶,56只鋼瓶疑似在裝設時鋼瓶開估異常觸動,而被連鎖啟動,造成大量二氧化碳外洩,現場沒有針對預防、防止二氧化碳外洩的設施,也沒有做標示,去禁止人員誤觸二氣化碳鋼瓶開關。勒令其停工,並處以最高30萬元罰鍰。
希望老天保佑海龍風場工程人員一切順利平安!
二、來賓訪談:何宗勳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
何宗勳,一位廣為人知的NGO領袖,現任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與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
何宗勳早年從事廣告業,並與企業保持了密切的互動。然而,在接近30歲時,他選擇轉向NGO領域,成為多個不同領域組織的CEO,包括教育改革、環保團體及國會監督等組織,並且最近致力於動物保護工作。他現今擔任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的理事長,該協會致力於推動直接民主,強調公民應該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確保社會意見的多元呈現與共識形成。
當被徵詢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時,何宗勳表示,這是他多年來在環保領域努力的延續。他回顧了自己在環保聯盟秘書長任內及參與全國NGO環境會議的經驗,強調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要性。這些年來,許多環保團體一直呼籲政府統一整合氣候變遷對策,而這一點在何宗勳的倡導下,已經逐步得到重視。
他指出,賴清德總統在上任後立即宣誓重視氣候變遷議題,這不僅回應了長期關注此議題的李遠哲院長的呼籲,也回應了民間團體的期待。何宗勳表示,能夠參與這樣一個具有總統高度關注的委員會,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也是一種榮幸。
為了有效監督氣候變遷對策的推動,民間團體成立了氣候變遷監督小組,簡稱「氣督督」。該小組由參與的NGO以輪值方式負責監督工作,他強調,小組的存在有助於解讀政府提供的龐大資料,確保民間的聲音能夠被有效傳達。
展望未來,何宗勳提到,下一次委員會會議將於11月舉行,討論的主題包括綠色金融與綠能人才培養。這些議題對於推動再生能源及促進綠能產業發展至關重要。他強調,這將涉及如何通過金融工具支持重視環境的企業,以及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綠能產業。
三 、綠能相關新聞
美國預計大幅增加再生能源容量:美國能源署(EIA)預測,2024年美國將新增40.6吉瓦(GW)的再生能源容量,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將首次超過煤炭發電。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國內製造業的支持,煤發電量將出現最大幅度的下降,低廉的天然氣價格和煤炭電廠的持續退役,這是有史以來的首次。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副總統賀錦麗在氣候和能源問題上比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擁有顯著優勢,這是總統選舉的關鍵因素。這項數據凸顯了候選人的做法之間的鮮明對比,特別是在年輕選民中,預計他們將在決定結果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調查結果顯示,近70%的選民認為下一任總統應該繼續投資清潔能源製造業,這一觀點跨越了黨派界線。一半的共和黨選民、三分之二的獨立選民以及71%的18-34歲年輕選民支持這一立場。這壓倒性的共識,凸顯了清潔能源在政治格局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2024年初,賀錦麗倡導對綠色銀行投資200億美元以減少污染,這是她自2020 年擔任參議員以來一直支持的想法。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賀錦麗主張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電動車獎勵措施。這項推動導致氣候法規定,新車可享有最高7,500 美元的折扣,二手車可享 4,000 美元的折扣。
當被要求比較賀錦麗和川普的能源和氣候政策時,選民明顯偏好賀錦麗的做法。選民以 12 個百分點的優勢支持賀錦麗致力於擴大清潔能源,以降低家庭成本並促進美國製造業,同時保護社區獲得清潔空氣和水。
改變人類歷史的「曼哈頓計畫」,用原子彈震驚世界,現在美國政府則打算再次利用核武研究的「遺產」造福人類,打造超巨大太陽能發電廠。美國能源部計劃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區(Hanford),建造一座發電量1GW的太陽能電廠,地址就位在曾經的最高機密軍事行動「曼哈頓計畫」的舊址。
1942年,由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領導的科學家團隊,與國防部合作推動核武研究,也就是「曼哈頓計畫」,當時奧本海默負責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設計了原子彈的理論架構和實驗方法,讓他獲得「原子彈之父」的稱號。
1954年,美國政府與奇異公司(GE)合作,將這裡轉為核電廠,替華盛頓州貢獻了大量廉價的電力。不過當時這裡的核電廠設計,與蘇聯車諾比高度相似,在車諾比核外洩事故後,漢福德核電廠也在安全考量下逐漸停機退役。
考量到這裡曾經做為早期核電廠,當年的安全處理技術可能不夠完善,這個地點要如何重新運用,一直是一個大問題,直到2023年美國政府推出「Cleanup to Clean Energy」計畫,要將過去的核武用地,全部轉換為再生能源用地,才有了經費來源進行改建,畢竟沒人希望沾染到放射性物質,改建成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場,確實是可行方案。
4. 台灣核三廠25年除役期,廠區轉型光電場
屏東核三廠是台灣最後一座營運中的核電廠,若不延役,二部機組將在2025年全部停機後除役,一號機已從十八日起,以每天降約1%發電量逐步功率遞減運轉;廠方說,二號機明年五月停機後,全廠進入25年除役期,包括移出燃料棒、除汙、恢復廠址和土地復原等,廠區也將同步設置55公頃的太陽能光電場。
核三廠占地354公頃,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台電再生能源處將在廠區興設四區、合計55公頃的光電場,裝設光電模組十一萬一千多片,年發電5800萬度,可供一點五萬戶家庭用電,預定明年二月起併聯發電,2026年3月完成四區併聯。
台灣離岸風電市場近期雜音不斷,西門子歌美颯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S.A., SGRE) 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總部董事長倪邇思 (Niels Steenberg) 15日表示,國產化政策讓台灣達成現在發展樣貌,但這不會是未來的解決方案。光靠國產化不可能讓工廠持續生存下去,原因是台灣市場有太多不確定性,且市場規模相對小,所以才強調「全球化」重要性。
回應媒體報導 – 審計部: 9千億白花,風電國產化跳票:
依據審計部決算資料,離岸第二階段遴選的西部海域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允能二期達標,9座進度皆落後,其中海峽一期風場本土化目標僅達2成。
「審計部批評,經濟部產發署態度過於消極。」如果以風機系統商的角度來看,本土供應商和這些專案開發商,在短短幾年間,建好產線、完成認證程序、依時程交貨,到現在機組的順利運轉,已經是做得很好了。
四、募款活動訊息🥹
每年TRENA都會舉辦一場感恩募款餐會,今年的主題是「綠能台灣:永續共享與AI」。活動將於9月12日(星期四)晚間6點至9點,在台北市文山區的新景點舉行。我們誠摯邀請企業會員及關心綠能的夥伴們參加。單張餐券價格為4000元,一桌(10人)為4萬元。活動中,我們會將綠能與AI結合,展現台灣在綠能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希望大家能來參與,共同構想和交流!
❤️感恩募款餐會傳送門:https://reurl.cc/dyxM98
文章推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