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能源轉型2.0關鍵議題座談會系列(三)台灣公民電廠的未來願景

主辦單位: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策進會、蔡其昌立法委員、蘇巧慧立法委員、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時間:2025年03月07(五) 上午9:00~11:30

地點:立法院紅樓101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號)


能源轉型2.0關鍵議題座談會,公民電廠的願景
能源轉型2.0關鍵議題座談會,公民電廠的願景

前言


隨著世界2050淨零排放的腳步越來越近,公民電廠已然成為推動能源轉型提升社會共識的關鍵力量。因此本次座談會將盤點所有公民電廠發展所面對到的困境之外,也嘗試將各能源別例如公民地熱電廠、公民風場等一併探討可能發展的方向,以及台灣發展公民電廠的機會與挑戰,是否能在國會修法,為公民電廠設立專章,以透過法律支持力量鼓勵公民參與,加速台灣邁向能源轉型2.0及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公民電廠不僅是技術層面上的創新與發展,它也是一項深具社會意義的議題。當公民積極參與公民發電,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家庭的電費支出,還能為國家節省能源,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而投資於公民電廠,能夠確保電力穩定供應長達20年,這不僅是對未來的能源保障,也是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因此,公民電廠不僅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更是達到國家淨零目標的基石。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高茹萍秘書長

ree

台灣的公民電廠在這十年間的發展似乎步伐緩慢。若我們仔細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公民電廠在初期階段需要解決技術層面與能源政策的問題,但它實質上是一個社會議題。在國家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讓公民參與發電,並使他們學會如何有效管理這些能源資源,將是關鍵所在。

 

隨著電價上漲的預期,公民電廠與公民參與將變得更加重要。無論是3元還是9元的電價,大家在參與發電的過程中,使用更多的綠電就能夠有效降低電費,這也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基礎建設成本。我們一直強調區域及社區等分散電網,以及基礎建設,如此一來,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甚至還能達到節電的效果。這樣一來,公民電廠所面臨的社會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大家一起參與發電,透過發展綠電,將能夠獲得比投資00940或0050等波動更穩定的效益。投資公民電廠是一個20年長期、穩定的收益。然而,遺憾的是,過程中仍有一些瓶頸未能順利解決。因此,今天我們希望能與相關部會共同討論,聆聽在第一線推動公民電廠夥伴們的聲音,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支持他們的發展,等同於幫助國家加速能源轉型的進程,並能協助國家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





永續發展目標策進會 蔡其昌立法委員

ree

感謝今天所有來參與討論的單位。這些年來,策進會一直努力希望除了設定既有的目標外,也能將策進會打造成一個平台,讓大家能夠在這裡討論SDGs以及其他環境相關議題。雖然討論未必能立刻得出結果,也許3到5年後我們仍在討論這些議題,但任何一項進步的觀念或法案,都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因為我們是民主國家,並不是上面一句話大家就會照做。因此,雖然溝通和協調的效率可能不高,但這卻是凝聚公民意識的最佳方式。就像公民電廠所強調的好處,每個參與者都是股東,社區也是股東,對於環境所帶來的得失利弊、產生的效益,都與自己直接相關,這會讓大家重視這些問題,也更容易在這些問題上面找到解決方案。





公民團體代表發言: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陳秉亨前副理事長

ree

能源轉型2.0應以公民電廠為重點。公民電廠不是只有能源署,或再生能源的事情。它其實是農村與原鄉部落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公民電廠帶給農村的好處是,人民會因為減碳直接獲利、會支持政府的氣候政策、促進社區及個人產業加值、帶動地方創生、促進農村產生第一桶金、增加社區防災韌性等。為了提高社會共識,應設立全民參與機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能源轉型的參與者,透過分散式再生能源設施的運作模式,不論是企業、家庭,甚至社區,不僅能直接參與能源生產,還能從中獲取的直接權益,與獲得實質的利益回報,如同人人都是股東。


澳洲的水果軟糖品牌以百分之百再生能源製造為賣點,這不僅展示了品牌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也與農村發展密切相關。其核心概念在於將農漁村的產業價值提升與再生能源相結合,達成農村產業價值得到最大化的發展。比亞外部落的太陽光電系統所產生的電集中至儲能電池,再分配到每個家庭,實踐真正的微電網。每戶居民都能使用來自太陽光電的能源,並且清楚自己所使用的電量。此外,即便是颱風天等特殊情況,也不會受到影響,保障了用電的穩定性。

 

公民電廠有四個模式,社區屋頂、農村屋頂、農村自然資源、農電共生。這四種公民電廠模式有不同的發展路徑,各自具有獨特的發展潛力,應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以再生能源促進農村的全面發展。總體而言,透過合理規劃和有效實施,實現再生能源與農村發展的協作,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綠色轉型,為農村帶來長期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吳心萍資深主任

ree

關渡國中樓上的第一個示範案場,與台北市民共同持有一半的太陽能板權。回饋部分則將用於能源教育。推動公民電廠的願景是希望再生能源能與日常生活緊密融合。如果再生能源只停留在裝置容量、躉購費率及售電收益的討論,那麼它就只是能源署的事,是能源署的KPI,與其他行政單位並無太大關聯。如果考慮到建物與能源的融合,這就不僅是能源署的事情。

 

像德國和首爾,公民只需花少量的金錢,就能在陽台上安裝太陽能板,但在台灣,這樣的做法卻常被視為違建。日本也有相關示範案例,在發生災難時,可以在建物內部生存20天,但是,如果使用柴油發電機,是否能夠維持同樣的20天呢?日本的公民電廠是由在地社區的公民發起的,因此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在發生災情時,可以免費將電力供應給當地社區使用。因此,公民電廠的核心意涵在於以社區和公民的需求為主,這才是真正推動公民電廠的目的。

 

回到台灣,關於農圳小水力發電,其範疇實在太大,特別是不到20KW的範圍內。苗栗之前的輕農共同發動計畫,最終因為水權問題未能成案,這反映出當地在推動此類再生能源專案時,面臨的實際困難。這樣的情況也提醒我們,不能僅依照現有的合約範本來操作,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創新。

 

比利時與荷蘭的做法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參考。這些國家在公開招標過程中,會規定一定比例的公民參與,避免將此類計畫完全交由商業利益主導。這樣的措施不僅能夠保障公民的參與感,還能確保電力發展的方向符合公共利益。

 

此外,公務員積極推動便民政策,雖然其初衷是良好的,但也常常受到質疑,是否存在圖利的嫌疑。因此,應該將這類政策納入法律保障,確保政策執行的透明度與公平性,並避免因為執行過程中的誤解或爭議,影響到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信任。





 

凱茂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陳清良總經理

ree

公民電廠已推動了17年,這項計畫應強調納入更多的公民參與,這是最重要的關鍵。關於躉購費率的爭議,由於部分標案的回饋金高達7-10%,這使得民眾對現有5-6%的利潤空間產生質疑,認為綠能可能存在暴利問題。雖然回饋金可以支付給廠商,但這些回饋金應該合情合理。我認為利益應該更多地回饋給公民,以更有利於居民的權益。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 王守誠常務理事

ree

台灣大部分的地熱開發案場都位於原住民部落,主要都是私有地。業者選擇規避部落會議,原因是部落會議過於冗長,但這些問題其實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案的。全世界最好的公民地熱電廠是在紐西蘭,原因是除了地熱跟農產、觀光做結合之外,地熱電廠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是由當地部落所持有,皆得利於紐西蘭對於原住民「轉型正義」的落實。紐西蘭有基金支持原住民想投資的產業,所以地熱電廠是原住民的產業之一。

 

在此基礎上,只要教導原住民進行科學相關的工作,部落電廠便能自然形成。他們已經經歷過轉型、法規、折衝及改革,這些經驗是我們可以學習和引進的部分。隨著電廠從小規模擴展到大規模,整個產業效益也大幅提升。從地熱開發的利益關係人角度來看,可以將其分為三個區塊:

 

一、技術可行性: 廠商要找自己的投資者、統包商及維運商。

二、經濟可行性: 找財務投資人、銀行。

三、社會可行性: 要透明有效,前期溝通、權利的落實,這是讓地熱加速的關鍵。

 

我們是有能力解決氣候危機的一代,而我們的下一代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這一挑戰。公民電廠、再生能源以及能源轉型是解決氣候危機的重要工具,而科學教育則是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的燃料。目前,風險分攤的落實還不到位。為了讓部落了解風險分攤,必須進行量化,這樣原民會才能與部落進行透明的溝通,讓各方了解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從而加速商業和產業的發展。

 

其實政府非常重視這一領域,應該思考如何提供足夠的誘因和支持,幫助商業化及產業發展,並加速簡化流程和透明管理。無論地熱電廠的規模大小,其開發流程都是相同的。當政府提出2030年達成1.2GW目標時,如果每個電廠的規模為20MW,那麼需要建設60座電廠,這樣的流程可能需要兩到三年才能完成申請審核。溫泉是原住民的重要產業,並且已經有明確的獎勵和輔導機制,這也是地熱開發的一部分。目前,台灣已經有八座地熱電廠的開發經驗,這足以協助主管機關簡化不必要的行政流程。

 






智森永續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Mr. Bart Linssen

 

最近在澎湖地區,正積極推動公民電廠的計畫,這類型的電廠在歐洲十分常見,並且已有相當成功的案例。例如在丹麥,超過一半的陸域風機風場屬於公民電廠,而在德國,則有約四分之一的風場是由公民擁有和運營。公民電廠的模式多樣,其中常見的幾種形式包括:

ree
  1. 合作式公民電廠:居民與開發商或相關機構合作,共同出資與經營。

  2. 開發商主導的公民電廠:有些居民因為對開發商不信任,寧願讓開發商自行開發風場。

  3. 市政府自發的公民電廠:由市政府主導,直接推動並管理風力發電計畫。

在歐洲,很多成功的例子中,NGO與居民合作,或者市政府自己主辦公民電廠,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經確定了合適的地點,計畫進一步推動公民電廠的建設,正在尋求合作伙伴,需要執行手冊等,希望能提高居民對能源發展的信任與參與度。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歐蜜偉浪幹事

 

ree

最有效率的溝通就是讓部落親自體驗,當時就在教會設置了3KW的太陽能板,對部落而言是很重要的起點,教會部落內設有部落廚房、會議室與教堂,每兩個月的電費超過一萬元。理事長便以「省電費」作為最直接的證明,裝設太陽能光電後,一個月內電費便大幅降至兩千元,到現在部落已經設置了19kW的太陽能光電系統與儲能設備。

 

在原保地資源豐沛,不只是太陽能,還有高低落差的水力、風能、生質能,碳權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應該要盤點部落的資源,讓其更有利於國家社會。部落不是邊陲,部落不是要被救濟,部落是自治。太陽能板成為這小小部落的源動力,提供生活所必需,是對外溝通聯繫非常好的介面,讓原住民部落有十足的信心,相信未來是指日可待的。






 

財團法人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 莊閔傑理事長

ree

國際上已經發展出適合沿岸設置的海洋能型態,這將成為未來公民電廠應用的一種形式。其實,台灣有許多濱海社區較少受到關注,像是澎湖的離島。在這些離島申請設置海洋能時,曾遇到一些挑戰:離島的電力設施通常是獨立的電網,原本依賴柴油發電機供電。問題在於,如何將再生能源如海洋能整合進來,並進行必要的改建,以確保在偏遠的離島地區能夠穩定供電。








 

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 洪正中理事長

ree

公民電廠的確具有其必要性。在推動小水力發電的過程中,順應農水署、水利署等單位的政策,都是透過召租的方式。我們發現最容易讓公民參與的小水力發電模式,應該是農田水利署的農田灌溉系統。若微水力發電能夠讓公民參與,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方向。農村水保署作為推動的力量,為公民參與提供了強有力的誘因。未來,農田水利署與農村水保署的合作,將是我們所期望達成的雙贏局面。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沈宜臻研究員

ree

 

綠盟在2021年的時候,跟金山合作了一個台灣最北部的公民電廠,金山翡翠一號,被核一二廠包圍的情況下,這中間的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想要藉此公民電廠證明,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機會發展公民電廠;也想藉此機會提出幾個問題:

 

1.     經濟部能源署縱然有公民電廠示範獎勵辦法,也有相關的輔導團隊,但是以社區為主的公民電廠卻缺乏整體性及長期性的政策規劃。例如1-10KW的小屋頂雖然有躉購誘因,但在饋線排隊的優先順序上、申設樓層的時辰上卻要跟大案場競爭,這是不利於小屋頂或公民電廠的發展。請能源署說明,公民電廠整體性規劃機制到底為何?

2.     目前農業部永續司、農水署、水保署對於農漁村的能源政策上目前有何規劃?因為農漁村的能源自主獎勵在內部卡關許久,內部的溝通情況究竟如何?

3.     公民電廠整體的經營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轉型工程。國發會在相關政策推動上,或「沙盒計劃」的投入上,是否有納入公民電廠的價值及內涵?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 余宸緯

 

ree

自2017、2018年起,我們開始大量推動並輔導公民電廠,至今已發展了一段時間。然而,目前面臨的困境是,屋頂持有者、業主以及出資方通常不願意持有案場,主要原因是行政程序繁雜。這使得市場上願意接手並經營公民電廠的業者選擇相對有限。目前有一個1MW的公民電廠正在輔導中,但輔導過程中並不保證最終能成案。這是現階段我們所面臨的困境。今天有此機會,希望大家能夠集思廣益,設計出更多創新的公民電廠運作模式,進而解決目前業者選擇過少的問題。

 

 





行政機關代表發言: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 吳明蕙主任

ree

 

推動再生能源是政府的重要目標,與會代表也多次強調多元能源發展的重要性。不論是地熱、小水力還是公民電廠,都在院會會議中多次提及,並且強調要積極解決申辦程序及其他相關問題。會議次數已超過30次,這充分顯示出政府在推動此議題上的決心。在會議中,公民電廠的社區參與和民眾參與的重要性也屢次被提出。儘管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並非執行的主責單位,但只要各部會有不同的想法,需要行政院扮演協調角色,我們都會積極促成共識,全力處理相關事宜。



 

經濟部能源署 吳志偉副署長

 

ree

目前,公民電廠的推動較多以太陽光電為主,在一些縣市政府有一些合作案,這些多為地方等級的小型規劃。跟歐洲相比,雖然台灣的發展步調相對較慢,但與歐洲的發展路徑相似。需要注意的是,歐洲的電力制度與台灣不同,在台灣,要讓民眾投入資金並不容易,因此我們從太陽光電入手,逐步推進,將會有更多民眾參與。台灣未來應該會朝這個方向發展,因此大家不必過度擔心,而是要繼續努力。

 

關於原住民的問題,已經與原住民委員會進行協商,目的是讓原住民能夠獲得土地使用的權益。目前,20kW以下的太陽光電系統無需審核,只要申請即可通過。此外,小型太陽光電系統無需成為電業者,可以直接將電力售給售電業者,利潤也會更好。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張根穆副署長

 

再生能源是環境部的重要指標,對於公民電廠,部裡也非常支持,所以在111年部裡的屋頂就已經租給公民合作社設置公民電廠,雖然量體不大,但在半年內就成形。目前在推動「低碳永續家園2.0」,有1,500多個社區已經拿到認証,同時也委請地方政府盤點哪些社區適合設立公民電廠。

 

ree

公有建物的利用已經接近飽和,例如學校等公共設施。相較之下,私有建物的情況較為複雜,因為屋頂老舊、持有人的意見分歧,以及建造執照等問題,使得民眾不願意參與。因此,我們希望推動「公民咖啡館」的概念,廣邀地方人士由下而上參與。如果需要資金投入,必須要有強大的公民意識和地方溝通。然而,不同地區的情況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調整。我們也希望在這些社區內培育「公民電廠規劃師」等目標,希望未來透過公民意識的提升、地方溝通的加強以及與NGOs的合作,從下而上提高公民電廠的參與率,讓公民電廠成為推動綠色未來的核心動力。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 侯立洋副局長

 

ree

在111年的時候,配合國家的重點政策,訂定了「獎勵本國銀行辦理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方案」,這方案包括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事實上在去年底(113年),綠電跟再生能源產業放款新台幣3兆3百1拾8億元,相較112年底增加了3千2百4拾億元,成長了百分之十二,顯示金管會放款的積極。

 

金管會在106年就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1.0」,之後有2.0及3.0。在去年(113年)十月份就發布了「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這方案是希望引導民間資金支持永續相關的基礎建設。也會同經濟部、環境部等相關部會共同修正公布「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將先進的減碳技術活動列為支持型的經濟活動,包括太陽能、風電、地熱等發電設施與相關配件,將資金導引到相關的經濟活動。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王彩葉副署長

 

國有財產署針對國家綠能政策都是積極的配合。今天座談會提到有關國有土地及房屋參與公民電廠事宜,按照國產法的規定,區分為公用財產及非公用財產,例如立法院建築物是屬於公用財產,它的管理機關是立法院;非公用財產是由國有財產署來管理。

 

ree

針對財產的部分,區分為建物與土地。有關建物的部分,配合公民參與設置太陽光電,經濟部能源署也有訂定相關出租的範本,其中有載明回饋金的計算方式、公民參與公益回饋報告書等,有關公用財產管理機關或是國產署都會積極配合辦理。關於公有土地,因為目前機制尚不明確,如經濟部有很明確的定義相關的規範,有關國產署管理的土地部分,我們也一定會積極來配合辦理。





 

農業部農村水保署建設組 施美琴科長

 

ree

大家很關注農保署在促進農村地區公民電廠有何方法及措施,過去農保署在積極推動社區發展的業務,所以農保署在過去的經驗與基礎上,是很重視跟地方的溝通;不過,本質上仍是比較著重在農產業的發展、長者的健康照顧,以及公共建設工程資源的投入。的確比較少著墨在有關公民電廠或公民參與等再生能源的議題,但是在三年前(111年)開始,農業部推展了農業淨零的施政之後,也開始推動農漁村能源自主的任務,同時推動相關的培力課程,也完成了17場相關的培力課程。

 

我們已成立專門的諮詢輔導團隊,為161處農村伙伴提供諮詢服務,服務次數已達數百次。為了幫助更多人了解農村發展電廠的可行模式,我們積極蒐集了農村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案場案例,並將其整理成冊。透過這些努力,我們最近出版了《農漁村能源自主條例推動指南》,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農漁村在推動能源自主過程中的實務操作、可行模式與政策支持。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綜合企劃組 梁秋萍副組長

ree

針對農村小水利的發展,我們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努力,並且在花蓮地區推動了公民電廠的計畫。結合當地的水資源,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也提升了社區民眾對再生能源的認識與參與。雖然面臨一些挑戰,但會繼續努力,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讓農村小水利電廠計畫能夠持續發展。





 

農業部永續司 巫宣毅技正

 

ree

農業部的推動策略以促進農業發展為本,以綠能加值為主軸。在農業發展及維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農業部優先推動屋頂型再生能源設置,並逐步推動地面型漁電共生系統。在102年修法,容許辦法已增設綠能專章,後續會持續進行滾動式檢討,此外,農業部也與經濟部合作推動漁電共生,目前已公告有超過2萬公頃的規模。

 

目前,農業部推動的再生能源已達3.8GW至4GW,佔全國13GW總裝置容量的兩到三成,其中屋頂型系統的容量為2GW。再生能源的效益不是僅體現在躉購費率,它還能使農業生產降溫,進而提高生產效率。這樣的發展對農民有實質的助益,而非對農業生產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推動再生能源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原住民委員會 杜張梅莊副主任委員

 

ree

不論是再生能源或公民電廠,都會涉及原住民基本法諮商同意的問題,在實務上也產生很多的疑慮。原民會最近已將諮商同意辦法做了修正,修正草案也已草擬完成,目前進入法治程序的核定,審核完畢後即會公告。這裡面最大的篇幅是讓部落的主體性更能夠呈現,而不是由原民會單獨來制定諮商相關辦法的規劃,未來部落可以透過他們的各自的風土民情來制定各自諮商同意決定的過程。然而,也有人質疑未來部落是否會反反覆覆,以我的實際的經驗,跟部落的溝通要用教育的方式互動,先跟他們做朋友,取得信任之後,許多事情都會有好結果,這是我幾十年在原民會工作的感觸。

 

關於公民電廠的議題也涉及到再生能源的發展,也有跟能源署制定相關諮商同意的過程。原民會其實一直在推動,或輔導原住民族產業的政策發展,在107年,曾經輔導過台東縣卑南鄉達魯瑪克部落,也是我的部落,執行跟太陽光電結合,成立台灣第一個社區的公民電廠,部落的族人是可以入股的,一股是一萬元,初期26人入股,目前是21人,這中間面臨到一些問題,目前是停擺的狀態。

 

公民電廠要能在部落成功,不只靠部落大家願意支持,其實行政部門的支援也很重要,如果碰到鄉鎮長改選,首長是否支持是個關鍵,因為它需要行政相關資源的支持。原住民保留地要如何參與,或是如何配合政策的推動,還有相關經費是否到位等,都要透過公部門的行政程序來處理。像達魯瑪克計畫,這其中也許有疫情的問題,或是無法克服的狀況之下,當時就有900萬經費被退還。

 

部落也在思考如何發展再生能源,除了太陽光電之外,還有小水力與生質能的可能性。在原鄉,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可以挹注再生能源的發展。關鍵在於,事業主管機關是否能夠開放更多的權限,讓部落有機會執行。此外,是否已有評估後續利潤的平衡,以及能源自主性與永續發展的可能性,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關於紐西蘭毛利族地熱電廠的案例,雖然可以提供參考,但需要注意的是,紐西蘭的土地態樣與現行法規與台灣並不相同,從根本上就存在差異。雖然有可參考的部分,但並非可以直接套用。尤其台灣制度已經實施了五、六十年,如果要進行大幅度的改變,這將會對現有制度帶來衝擊,而且未必有助於發展。因此,對於可能的改革,需要進行更加詳細和謹慎的評估。我們的目標是促進原住民的發展,確保原住民的權益獲得保障。在推動各項政策時,我們會保持虛心,願意接受並配合各方面的建議與需求。





 

國家發展委員會社會發展處 謝偉智專門委員

ree

 

國發會的角色是作為國家整體發展的規劃單位,今年已邀集行政院各機關來規劃114-117年的中程計畫,也訂定發展目標及重要的各項指標,全面開展國家希望工程,並對於能源轉型策略方向持續保持關注,也支持經濟部依據專業評估研擬適合我國能源環境的政策措施。

 

在積極建構智慧共享多元綠能方面,國發會高度重視社會共識以及環境生態爭議所涉及的再生能源議題。未來,我們期盼能夠提高在地居民的參與意願,並促使他們積極投入相關的公民電廠建設。無論是太陽光電,或小水力發電等,都已被納入未來發展的努力方向。

 

關於淨零轉型的部分,國發會扮演統籌主導的角色,定期整合各部會的政策,整合出淨零轉型的圖像,揭露讓大眾知曉。經濟部能源署也有設置公民電廠示範獎勵辦法,建置公民電廠的專屬網頁,提供申設流程與獎勵措施等相關資訊,協助公民電廠的推動。未來國發會在公正轉型上會透過委員會討論,提出更好的方案,促使公民電廠達到大眾期盼的願景。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徐燕興副署長

ree

 

公民電廠(也為社區電廠)是一種由當地居民、社區或合作社共同建立和經營的能源設施。其核心概念在於「信任」。公民電廠之所以能夠運作並帶來效益,關鍵就在於信任和制度的共同建設。

 

關於在既有設施上設置能源設施的規範,從99年到110年已經經歷了七次修正,主要針對再生能源設施免請雜照的標準。在確保公安及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相關標準已經放寬。由於地方政府和社區可能無法充分接觸到這些資訊,因此可以協助整理相關內容,並交由地方進行溝通與說明。

 

針對違建部分,已於107年制定了設置屋頂太陽光電免請雜項執照的處理原則,對於違建設施,只要符合公安安全,仍可繼續維持。至於屋頂建築物設置光電的相關法令,已於2月21日公告並開始徵求公眾意見。


 

 

Comments


T:02-23700930

F:02-23702548

  • facebook
  • facebook

©2018 by TRENA.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