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秘書長 高茹萍
共同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副理事長 劉秋伶
本集來賓:
美國之音 記者 黃耀毅
睿禾控股暨天泰能源集團 董事長 陳坤宏
電機博士 鄭英傑

ApplePodcast : https://pse.is/3b5vgj
Sound On : https://pse.is/3jkcex
Spotify : https://pse.is/3bvnkh
KKBOX:https://kkbox.fm/0t013F
一、TRENA散步陪你聊 -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不久前過世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無疑是綠能和能源永續的先驅之一。他在1970年代即開始推動環保和綠能政策,卡特對綠能的重視,不僅反映在政策層面,也表現在實際行動中,這些行動為後來的能源政策和綠色革命鋪路。
在他任內,特別是在1977年,卡特在白宮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板,這是當時相當具有象徵意義的舉措。除了永續環保的議題,他還重視能源安全的問題。當時,石油危機使美國面臨能源安全的重大挑戰,卡特提倡通過發展再生能源來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提升國內能源自主性。他的目標之一是到1980年代末期,讓太陽能在美國能源消費中占據20%的份額。儘管這一目標並未完全實現,但卡特的理念和行動對後來的能源政策和綠能科技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1. 美國總統川普剛上任,全球綠能界無不屏息以待,從川普總統的發言及政府佈局中有哪些關於綠能的政策值得關注?
總統川普近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推翻美國之前推動的氣候新政,並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川普政府的最新舉措也被視為推翻拜登政府綠能政策的關鍵一步。拜登曾大力推動《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加速美國再生能源轉型。然而,川普強調,「美國應該擁有能源自主權」,並指責綠能政策抬高能源成本,影響經濟發展。這一系列政策變動引發了美國國內與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川普亦宣布任命新任環保署(EPA)署長,強調將以「美國經濟發展」為核心。外界普遍認為,此舉將減少對石化燃料產業的限制,並放寬企業的環保規範。針對近期加州發生的森林大火,川普表示問題不在於氣候變遷,而是加州水資源管理不當。他批評當地政府「不會用水」,並指責環保法規過於保護某些魚類物種,導致水資源無法有效調配。他強調:「我們應該把人命放在魚命之前。」
2. 拜登總統所簽署的法案,應對通澎問題,「降低通膨法案」簡稱IRA,推動能源轉型,並加強稅制改革是否還能繼續?難道行政命令就可以取消嗎?
這要看實際情況如何執行,川普已經簽署取消電動車的補助。行政命令確實能夠影響現行政策的執行方式,然而,政府的優先事項與資源配置,往往決定了政策的實際推動力度。因此,相關法案的影響力可能會有所調整以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同時,企業也會根據政策調整自身策略,以適應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二、來賓訪問 - 睿禾控股暨天泰能源集團董事長 陳坤宏
這是綠能界出版的第一本新書《太陽底下無難事-清大光電碩士25年能源夢》
1. 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對你來說印象最深刻的綠能鬼故事(謠言)?
在一次與宏碁(Acer)的業務會議中,施創辦人提到一篇關於地球暖化的報紙投書,文中主張,地球暖化的原因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太陽能板被安裝,太陽能板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到大氣中,導致地球越來越暖化,這是我聽過最誇張的綠能鬼故事!
事實上,地球每天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總量是固定的。地球之所以暖化,主要原因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升高。這些氣體如同一層「鍋蓋」,阻擋了地球表面和海洋輻射出的熱量散逸至外太空。由此可見,並不是因為安裝太陽能板才導致地球暖化。
2. 原本在科技業,如何從理工男轉換跑道到當時不容易的太陽光電工作?台灣在太陽光電遇到不少的阻礙,可以談一下你的25年能源夢的夢想是什麼?
在友達公司服務期間,我是以一個理工科背景的工程師身份進入這個領域,有幸在財務長的指導下,從他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思考模式。在財務長的指正與啟發下,逐漸學會從財務與經濟層面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這讓我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讓我開始理解如何在商業運作中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並作出更有效的決策。
從理工男到轉換跑道進入綠能產業的過程中,需要學會調整自己思考的方式。從工程腦的邏輯推理到財務腦的成本和資金管控,這是一個徹底的轉型。從原本的職業生涯,到逐步踏上創業的旅程,我不僅具備了更強的業務運營能力,也學會了如何在現實挑戰中靈活應對。這一切的學習對我後來在創業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進行綠能開發的過程中,曾一度回到了傳統的土地開發模式,這樣的做法最終讓許多人對綠能失去了信心。然而,我深信,綠能產業若要重拾信心與創造力,關鍵在於我們對太陽能應有的同理心。綠能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科技層面,還應該關注到如何讓地方社區受益。
例如在推動農電共生的過程中,我們無需將農業和太陽能電力設備硬性放在同一個空間。相反,我們可以將光電業所獲得的利益,投入到支持農業發展、支持農學市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農民。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一種農電共生的實踐方式,既能促進農業與能源產業的融合,也能為地方創生提供支持。
3. 首創在畜舍屋頂安裝太陽能模組,這當中有一段既辛酸又溫馨的小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嗎?
當初,太陽能板在大多數人心中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幾乎沒有人對這項新興技術抱有太多興趣,也沒有意願深入了解它的好處與未來的潛力。然而,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於是決定從最基礎的陌生拜訪開始,將這個全新的概念介紹給每個社區。
在2012年,我選擇從幫助農舍更換舊屋頂的方式開始,透過新的商業模式不僅能提供居民需要的服務,也能藉此向他們介紹太陽能系統的優勢和長期效益。每一次的交流與服務,我都仔細聆聽他們的需求,並耐心解釋,逐漸建立起信任和支持。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收到一些民眾的正面回應與支持。他們不僅了解了太陽能的好處,還親身體驗了它的便捷與價值。每一次的推薦與轉介紹是基於社區信任與支持的循環,這些支持者成為了推廣的核心,並且通過口碑相傳,將這個新興產業的訊息擴展到社區的每一個人。
4. 除了顯赫的頭銜外,你也是有機小農、鳥類生態的友善人士,也希望堅持與地方創生一齊前進,是否分享你的心路歷程?
當我回憶起小時候在鄉下種田的日子,心中總是充滿了溫暖的感覺。每個星期,我和家人都會到三芝鄉下,它彷彿成為了我身心靈的庇護所。每一次,我都能從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抽離,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農田裡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卻讓人感受到一種踏實的滿足感。忙了一天的活動,腦袋反而能夠得到很大的紓解,認為每個人在當今社會都要找到身心平衡的方法。
5. TRENA剛開始時推動綠能公益案場,例如:全台百分百綠能卓媽媽流浪犬中心、顯榮宮、台東達魯馬克綠能部落小米祭..常常找天泰幫忙,在當時天泰還在創業階段,是什麼信念下讓你願意支持綠能公益?
儘管天泰仍處於創業階段,資源相對有限,但我們依然選擇支持這些公益項目,是因為我們相信,綠能不應僅僅是商業層面的追求,它應該與社會責任相結合。我們希望能通過具體的行動,幫助這些社區實現能源轉型,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並且帶動更多人關注綠能的重要性。
6. 有甚麼話想給第一線的太陽光電業者打氣?
正因為面對挑戰,才能夠發揮創意,找到解決問題的創新方式。失敗是常態,走過每一次的艱辛與困難,都是變得更強大的契機。雖然道路上會有不確定與障礙,但只要堅持走下去,終將走出一條路。
三、一週綠能新聞
1、本週翻白眼/開天眼系列?
立法院於15日起針對中央政府總預算進行協商,預計下週院會進行三讀。國民黨立委賴士葆、馬文君等人提案刪除經濟部能源署的工作計畫如「住宅家電效率升級計畫」、「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計畫」等獎補助費100億元。
立法院會今天(1月20日)加開院會繼續討論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國民黨、民眾黨立委聯手表決通過,將經濟部今年度預算案挹注台電經費1000億2萬元全數減列。此外,經濟部一般行政業務費也遭減列100萬,並凍結1000萬、基本行政工作中的業務費也遭減列500萬,並凍結500萬。
經濟部轄下的能源署、產發署、國貿署、智慧財產局、商業發展署、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產業園區管理局、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等單位預算業務費皆遭凍結,除能源署遭凍結50%最多,其餘皆遭凍結30%。
義大利、阿爾巴尼亞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簽署了一項三方清潔能源合作協定,將利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專業在阿爾巴尼亞生產太陽能和風能,通過亞得里亞海海底電纜傳輸到義大利,以滿足義大利長期電力需求並實現減碳承諾。該協議將加強現有的電力連接,「沿著亞得里亞海海底綿延430 公里,將義大利與蒙特內哥羅和其他巴爾幹地區連接起來」。
這是永續發展與創新之間的“平衡”。梅洛尼表示,三方安排將協助義大利滿足長期電力需求,同時履行聯合國氣候會議上所做的永續能源承諾。她稱讚這是在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導致能源需求飆升之際擺脫化石燃料的務實方式。
3. 工業革命時代劃下句點,英國揮別燃煤發電走向清潔能源
英國是煤電發源國,去年9月英國關閉最後一座煤炭發電廠,結束煤炭142年依賴,成為第一個放棄煤電的主要經濟體,全球能源轉型當下有劃時代意義。英國將來仰賴清潔能源電力,加速建立電池儲能系統穩定電力供應。
現在英國準備將舊化石發電廠轉成電池儲存場。舊燃煤電廠變身電池儲能系統。電池儲能系統 (BESS) 是好幾組電池組成如貨櫃大系統,再生能源多餘電力可倒入電池,需求高時釋放,讓再生能源成為穩定的可調度能源。
3. 太陽能發電廠在美國蓬勃發展,讓成千上萬的饑餓綿羊開始工作
德克薩斯州田野中湧現出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利用綿羊的優勢包括自然割草、環境友好、成本效益、雙重土地利用、減少土壤侵蝕、提供陰涼和增強社區關係,實現了環境保護、經濟效益與社區和諧的多重目標。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