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P.38訪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談綠能外商如何與地方共榮

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秘書長 高茹萍

共同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副理事長 張雅惇

本集來賓: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  區域總裁 許乃文


所有頻道位置:


TRENA散步陪你聊 - 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談綠能外商如何與地方共榮



1.     請分享一個你印象最深刻的綠能鬼故事(謠言)?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彷彿是一個職業跑馬燈。離岸風電開發這個領域,我已經走過了15年。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辛苦,尤其身為女性,到哪裡都會被視為是詐騙,這種處境比鬼故事還要恐怖。事實上,離岸風電是一個高科技的產業,涉及精密機械的程度很高,但它其實也只是另外一種工程應用而已。或許是因為它的特性——在海上,並且需要安裝大型風機,這讓大眾產生了不少擔憂。記得曾經有反對離岸風力的人士提到,風機安裝時必須打樁,而這樣的打樁過程會引發地震或海嘯。

 

那時,我正好在閱讀慈禧太后的傳記。書中提到,慈禧太后希望能夠鋪設鐵路,於是她派人到各個省份討論這項計劃;然而,許多仕紳反對這個提案,反對的理由是鋪鐵路會「把龍叫起來」。這段歷史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是有歷史脈絡可尋的。但是,要如何降低這樣的恐懼呢?應該要透過更多科學數據和有效溝通降低人們的恐懼與不安,這也是開發商和投資人一定要做的事。

 

2.     渢妙一期風場千億級資金到位了!邁入建設期新里程碑,是否可談一下從剛開始投入離岸風力開發到進入建設期的新里程碑是如何做到?


當初彰芳西島風場的規模為600MW,總投資金額約為960多億元;而渢妙風場的規模雖為500MW,但其建廠總金額卻高達1400億元。這顯示出渢妙風場的投資金額相對大幅增加,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渢妙風場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2022年就開始了相應的採購工作,重大的採購在2023至2024年間完成。這一時期正值全球通膨嚴重、俄烏戰爭正盛、以及後疫情時代供應鏈紊亂、物價飆漲的特殊情況,還加上包商之前的延誤及財物損失的狀況下完成採購。這樣的採購除了具有挑戰性外,對企業來說,無論財務雄厚與否,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在這樣充滿不確定性且風險極高的環境下,企業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風險極高的情況下,不同的投資人對風險的胃納能力各有不同。CIP則是與丹麥軍公教退休金等大型機構合作,這些機構通常包括國家主權基金,對投資的態度相對保守。然而,我們對離岸風電產業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對風險的胃納度較高,能夠在如此不確定的環境中,憑藉我們的豐富經驗、較高的風險胃納和充足的資金,在槍林彈雨的情況下完成採購。

 

3.     從融資金額的巨大、大環境的挑戰,如何說服多個綠能買家有意願簽成30年的合約?

 

然而,光是採購到位並不足夠,CIP不僅創下了台灣的首例,也創下了亞洲的第一,將離岸風電賣給多家購電客戶(CPPA Offtakers)。這是一段長達三年的歷程。在2022年12月,我們榮獲經濟部頒發的500MW開發權後,便展開了大規模且系統化的購電客戶(offtakers)接觸計畫。透過與專業夥伴合作,我們橫跨各個難減排的產業,並接觸了117或118家有綠電需求的大型企業。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最終將潛在客戶限縮至10家,這一過程是與客戶長期磨合、逐步建立信任的結果。

 

這是一個極其縝密、系統化且充滿挑戰的過程。最大的困難之一在於,台灣並未有如此多元且複雜的綠電客戶交易案例可供借鑒。對我們的客戶而言,這同樣是一個挑戰,因為他們缺乏購電經驗,尤其是長期且大宗的電力購買經驗。因此,這樣的交易歷程對雙方而言都是全新的,需要充分的溝通與協調。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一些定錨客戶(Anchors),他們通常進行長期且大宗的採購。其他客戶會根據這些定錨客戶的需求來進行調整,並將其作為參考的基準點。隨著這樣的發展,最終產生了連帶效應。這個歷程充滿了挑戰與突破,而這是共同努力、勇於嘗試的成果,這也正是CIP的DNA。

 

4.     如何說服公股銀行願意加入?獲得銀行團的支持,您認為最主要的因素有哪些?

 

另一個挑戰在於如何說服銀行。要能夠順利融資並獲得銀行的支持,最關鍵的因素是整個計劃的成熟度。銀行團會聘請技術顧問和法律顧問(如Lee and Li),並借重顧問團隊來評估計劃的成熟度。所謂計劃的成熟度,主要包括:

  1. 所有採購合約是否簽署完成,需注意的是,優先承攬合約和低階的MOU並不被視為有效的合約,最重要的是最終的協議。

  2. 所有購電合約是否到位,這不僅僅是電價的數字,更需要檢視整份合約的內容是否已經完售。

  3. 所有的政府許可是否到位。

 

這次國家融資保險中心及政府的支持,使得八大官股銀行積極踴躍地提供協助。最終,1030億資金中,有超過六成來自本土資金。

 

渢妙自去年8月中開始進行融資,到今年3月底僅用了半年的時間便順利完成融資,創下了業界的紀錄。這一成就的背後,是因為前期的所有準備工作非常完備。光是採購就花了兩年多至三年的時間,而CPPA的過程也持續了近三年。這一切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積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這也體現了大型工程所需的紮實基本功。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根本不可能融資到位;沒有融資到位,當然也無法開啟後續的建設工作。


5.    提到除了技術面、政策面、財務面的風險分析,是否也有社會面的風險,是銀行團看重的風險?


銀行在融資過程中也非常重視社會面的因素,這包括勞工權益的保障,以及各種治理相關的申訴管道是否健全。為了進一步審慎評估,出口信貸機構派遣了專業的環境和社會領域專家,進行縝密的背景調查,必須提交的資料包括生態多樣性報告、漁業補償的情況、補償金的發放時間、漁民轉型的措施,以及敦親睦鄰的想法跟計劃等內容;此外,還需要強調下包商對移工權益的保障、本土勞工的環境安全與衛生措施的人道關懷與承諾。

 

6.    是否可談一下,身為外商,如何深入彰化海岸與地方人士共織綠能願景?如何從被質疑到被接受?


溝通是唯一的途徑。我們擁有一支四人組成的地方團隊,其中戴秘書長擁有40年縣府工作經驗,與當地社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能夠直接與地方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透過舉辦地方說明會,在里民中心、學校的大禮堂以及廟口等地進行宣導。這些活動由鄉長邀約,吸引了70至200位鄉親參與。我們以公開資訊的方式,分享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後的海洋與近岸環境監測資料。

 

例如,在施工期間,由於無法進入海域作業,漁民無法捕魚,造成漁獲損失。然而,我們會提供相應的補償,並與漁會進行正式的談判,開誠布公地討論補償的具體細節與發放方式,並將這些過程做詳細記錄。回到人最基本的尊重跟信任,並獲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這些在舉辦的幾十場說明會中表露無疑。

 

我們與KPMG合作,推出了「近岸永續發展基金」,旨在SDGs的幾個面向,目標是讓彰化沿海的六個鄉鎮,涵蓋鄉公所、居民、學校及社區團體等,能夠申請經費並執行與永續發展相關的計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這些計劃已經影響了超過30萬人次。基金支持的活動形式多樣,從老人的瑜伽教室、長者的銀髮健身房、兒童追風教育工作坊以及行動圖書館,這些活動深深觸及到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後,我們還舉辦了成果發表會,分享這些計劃的成效與成果。


7.    渢妙目前主管機關是台中市,第一次接觸到大型再生能源建設的開發案,CIP是否有長遠的規畫,或是新的想法?

 

目前,我們正處於收集意見的階段,並與台中市政府保持著密切的合作。與彰化市相比,台中市政府的角色顯得更加鮮明。在台中梧棲海巡署的梧棲驛站,我們已經經營了三年多,將這個場所打造成一個溫馨的教育環境場所。在這裡舉辦了許多環境教育的宣導、工作坊和活動,並設有離岸風場的模型以及相關的宣導畫面等,讓民眾能夠更深入了解風能與環保議題。

 

8.     是什麼機緣讓您想要替彰化漁會總幹事陳諸讚出《跨越潮汐,迎風啟航》這本書?主要期待達到的效益?想傳遞給讀者什麼訊息?


這一切都源自於CIP與總幹事之間深厚的情誼。從一開始的針鋒相對,到後來的惺惺相惜,這段過程充滿了情感的變化。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總幹事如何親力親為、運籌帷幄,如何在攻守之間巧妙平衡,並且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漁會從危機中找到轉機。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鄉親與漁民們,追求更好的未來與收穫。一起走進總幹事的精彩歷程,見證他一段又一段熱血沸騰的奮鬥史。無論是士、農、工、商,每個人都能在總幹事一生的追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發與感動。這本書濃縮了他的一生經歷,並以教育性的方式呈現,對大家具有深遠的意義。

 
 
 

Comments


T:02-23700930

F:02-23702548

  • facebook
  • facebook

©2018 by TRENA.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