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P.41 蘋果、Google綠電採購帶頭走

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秘書長 高茹萍

共同主持人: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副理事長 張雅惇


來聊綠能吧-綠電時事週報
來聊綠能吧-綠電時事週報

一、   一週綠能新聞


1.     邁向2030碳中和 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超過60%


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蘋果公司(Apple)今天宣布,以2015年為基準,蘋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超過60%,為蘋果邁向2030年全面碳中和目標的其中一環。

 

蘋果的2030策略,聚焦於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15基準年減少75%,並以高品質碳權抵銷剩餘排放量。去年蘋果全面推動減少碳足跡,做法包括持續促進供應鏈轉用再生能源、提升產品中的再生材料比例,成功避免約410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此外,蘋果今天宣布,26家半導體供應商承諾於2030年前,針對蘋果相關生產設施消除至少90%的含氟溫室氣體排放;其中許多設施也服務其他客戶,讓這項進展的影響力得以擴展至蘋果以外的範圍。

 

TRENA觀點:

川普的高關稅政策影響全球,但仍無法阻礙蘋果公司實現其永續目標。蘋果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超過60%,這是蘋果公司邁向2030年全面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步驟。此外,蘋果的26家半導體供應商也承諾,將在2030年前消除與蘋果相關的生產設施中至少90%的含氟溫室氣體排放。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設施不僅服務蘋果,還服務其他客戶,因此這項進展的影響力將擴展至蘋果之外,對其他供應商和整體產業也帶來正向影響。蘋果的努力不僅改善了自身的環境足跡,也擴大影響至更多的產業領域。台灣的用電大戶們,該加油了!

 

2.     Google打造台灣首宗地熱購電案全年無間斷供電拚減碳未來


Google 宣布與能源開發公司倍速羅得(Baseload Capital)在台灣簽署首宗地熱發電購電協議(PPA),這不僅是台灣第一宗企業地熱採購案,也是 Google在亞太區第一個進軍地熱領域的合作案。這項合作預計將為台灣電網新增10MW的全年穩定電力,進一步支持Google台灣資料中心與辦公據點的能源需求。這項協議,也象徵Google在推動「全年無碳電力」路上踏出重要一步。

Google為何選台灣做試點地熱能靠的是地底深處的熱能,相較於太陽能或風電,更具穩定性,不會受到天氣或日照影響。在火山帶上的台灣,地熱條件得天獨厚,卻長年未被大規模開發。這次Google選擇在台灣啟動第一個地熱購電案,正是看準台灣有潛力成為亞太區地熱能源發展的關鍵據點。

 

Google表示,與倍速羅得的合作除了購電,還包括股權投資與技術交流,未來不排除在日本、印尼等亞太區其他國家複製這項模式。除了購電,Google支持台灣地熱開發,Google也透露,正在全球多地進行新世代地熱技術研發。例如與Fervo Energy合作增強型地熱系統,或透過Project Innerspace蒐集地下地質資料,加速新場址的開發。

 

這些舉措不只是為了自家資料中心穩定供電,更希望降低地熱開發的門檻與成本,讓這種全天候的再生能源能更快落地、擴大規模。倍速羅得自 2019年起便在台灣積極布局,與政府、地方社區密切合作,也推動鬆綁地熱開發的相關法規。Google的投入,不只帶來資金,更能協助培養相關人才與技術,加速地熱的商業化應用。

 

Google投入地熱,不只是環保,而是布局未來的能源穩定 在全球面臨能源轉型壓力的時刻,Google選擇從台灣開啟地熱能源的商業應用試點,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台灣地熱潛力的肯定。未來是否能讓地熱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另一張王牌,值得後續觀察。

 

TRENA觀點:

Google與倍速羅得公司在台灣簽署了首宗地熱發電購電協議(PPA),這不僅是台灣首宗企業地熱採購案,也是Google在亞太區進軍地熱領域的首次合作案。地熱發電具有獨特的在地化模式,未來Google有可能在日本、印尼等亞太其他國家複製這一模式。此外,Google也已購買離岸風電,並與CIP簽訂了多項CPPA合約。這些舉措不僅展示了Google的綠能布局,也為其他有綠電採購需求的企業提供了參考與啟發。

 

在2016年,Google因為在台灣買不到綠電,曾經找過TRENA,才發現台灣尚未有綠電認證(T-REC)。因此,Google成為推動台灣邁向T-REC(綠電證書)的背後推手。希望在台灣已經執行的案例,能夠為Google在亞太地區的其他市場帶來更多成果與突破。

 

 
 
 

Comments


T:02-23700930

F:02-23702548

  • facebook
  • facebook

©2018 by TRENA.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