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綠能焦點
-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 TRENA
- 2018年12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19年1月2日
世界頭條 《波蘭COP24 石油國抵制IPCC報告》
COP24於12月3日在波蘭南部的卡托維治召開。在這原定12天的會議,主要任務是討論《巴黎協定規則手冊》,希望有效執行各國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因此本次會議也被認為是巴黎2.0。
但討論過程並不順遂,在9日的會議中。作為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的馬爾地夫,推動把談判草案中對IPCC的《全球升溫1.5ºC特別報告》的態度從注意(note)改成歡迎(welcome),雖然多數國家贊同,卻被美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四個石油生產大國拒絕,表示不信任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 12月15日,會議因各國意見難以達成共識而延遲一天才結束。雖然最後的手冊提供了政府該如何衡量、報告並審核減排成果。但仍有很多施行細則還未達成共識,例如碳排放的交易制度。針對IPCC的報告,也因美俄沙科的反對,最後決議只對該報告表示「欣賞且感謝」。希望在明年的智利cop25,可以有效地解決這次遺留下來的問題。

(圖片取自 BBC)
相關資料:
UNEP:Emissions Gap Report 2018 Cleantechnica:COP24 Begins To Devolve As Key Countries Block IPCC 1.5 Report Theguardian:What was agreed at COP24 in Poland and why did it take so long?
BBC中文網: 氣候變化:COP24最終成果對《巴黎協定》意味著什麼
台灣醒報:COP24會議卡關 升溫1.5°C報告未通過 蘋果即時: 《巴黎氣候協定》細則終達協議 主席開心跳起來
國內頭條《經濟部大砍綠能收購價,業者錯愕想撤資》
經濟部在11月29公布了108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跟去年比起來,地面型太陽光電的費率將調降12.15%,離岸風機也大砍12.71%。經濟部表示價格調整是符合國際市場,而業者則認為完全不能這樣比較,單純的看市場價格只是忽略了其他國家十幾年的奮鬥過程。台灣在制度、基礎建設、本土產業都還未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下期待跟別人用一樣的價格,將嚴重打擊再生能源的發展動能。
經濟部也表示希望業者提供相關的成本資料,才能再跟躉購費率審定委員會說明。12月底,就先有環團出來表示如果過度調降躉購費率,將不利公民電場的發展,也會降低民眾參與的意願。25號舉辦聽證會時,業者表示強烈不滿,甚至要號召黃背心運動。地方政府也出來講話,屏東縣長室秘書溫炳原就說如果調降過大,將不利政策執行,而且在推動專區時,會有很多溝通成本,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可以納入地方的意見。 確切的躉購費率,經濟部將在一月底公佈。
相關資料:
pv-magazine:Obscured policies in Taiwan’s FIT scheme to impa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lar supply chain
工商時報:台灣太陽能電力建置成本與躉購電價的爭議 數位時代: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大砍,太陽光電業將掀「黃背心」反撲 中時電子報:108年太陽光電電能躉購費率「政策寒流」 將襲擊太陽光電產業 經濟日報:屏東縣府:太陽光電躉購費率降幅別太大
Comments